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北京旅游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今年以来,北京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一季度全市接待游客7726.6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游客89.1万人次,同比增长61.3%,实现旅游花费80.4亿元,同比增长48.4%。
在单方面免签、互免签证、过境免签等多重出入境便利政策红利的拉动下,“中国游”“中国购”持续火热。与此同时,北京持续推出多项政策,推动入境游升温,方便外国游客在北京游玩、购物。以北京为例,仅在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北京就实现入境旅游花费1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而比统计数字更直观的风向标就是,外国游客旅游购物扎堆儿的北京“秀水”,人气持续攀升,有的游客买高兴了,甚至连行李箱都不够用了。
外国游客的行李箱里装了啥?记者采访了北京多个位置的多家商户发现,除了外国游客传统好奇的“龙凤”服装、礼品,充满中国风、北京味儿的精美文创、冰箱贴、丝巾特受青睐,尤其冰箱贴,一买都是好几十个。
入境游升温,秀水商户营业额有了新突破
今年以来,作为首都文旅一站式购物中心,秀水街大厦的旅游大巴明显多了起来。5月16日-18日三天,来自澳大利亚、巴西、新加坡、美国、法国、俄罗斯、瑞士、西班牙、阿根廷、比利时、葡萄牙、印度、墨西哥等国家的数百名游客在秀水街大厦选购心仪的商品。
外国游客在秀水街大厦选购商品。受访者供图位于商场一层的“北京礼物”店商品琳琅满目。看到游客们的到来,礼物店负责人张春望热情地用英语打招呼:“你好,欢迎进来看看。”店里摆放商品的C位留给了文创纸雕便签、金属流沙冰箱贴、故宫长城纸雕笔记本、扇子等轻便小巧的文创用品。店里的布置也充满着中国风,瓷盘摆件、漆器摆件、团扇、中式妆奁……商品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张春望从事旅游商品生意有20多年,练成了一双“慧眼”:“哪些游客喜欢什么商品,我大概跟他聊几句,心里就有数了。”看到一位外国人在柜台前拿起团扇、筷子、冰箱贴比了又比、选了又选,张春望笑着迎上去用“中英双语”介绍:“筷子,‘快快乐乐’,我们家家户户用,中国特色的好礼物!”很快,这位阿根廷游客就果真挑走了好几双心仪的礼品筷子,满意而去。
在商场的四层,一家丝绸店的老板夏勇又恢复了忙碌。“今年‘五一’期间,我们的营业额同比增长了3倍,以前俄罗斯的顾客多,现在西班牙、巴西等国家的外国人也多了起来。”夏勇店里的丝绸商品有睡衣、丝巾、领带、裙装等。在秀水街开商铺20年,夏勇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英语、俄语、法语等语言,“我学得不算精,但基本做买卖和外国朋友交流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现在客人多了,我这点儿语言优势又派上了用场。”
秀水街大厦,丝绸店老板夏勇展示丝巾,这是外国游客非常青睐的商品。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摄这几天,床品店老板夏群转去了趟欧洲,参加展示展销活动,“现在外国顾客除了喜欢中国风的商品,一些小清新款式的床品也深受他们的欢迎。所以我们自己的床品品牌要更具国际审美。”
来自中国台湾的曾育生是秀水街大厦一家台湾商品店的负责人,这家店今年“五一”刚刚开门迎客,当天的营业收入5000余元,“毕竟我们刚开业,知道的顾客不多,开业当天能达到这个收入水平我们也比较满意。”近期,店里的生意更好了,曾育生还准备开直播带货,向更多网友介绍中国台湾的美食、精美好物。
北京市文旅局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北京共接待入境游客10.4万人次,同比增长42.4%;实现入境旅游花费11.3亿元,同比增长48%。作为首都文旅一站式购物中心,秀水街大厦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同比提升53%,销售额同比提升67%,其中,欧美团组游客上升比重较大。
北京文创成消费热点,“行李箱不够用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瓷器、漆器、丝绸服饰等中国传统工艺品、服装仍受外国游客欢迎。除此之外,高性价比“中国礼物”“北京礼物”正成为入境游消费重点。
“北京礼物”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小巧精美的文创深受游客青睐。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摄在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东侧,一家名为“熊猫屋”的礼品店售卖各类熊猫类纪念品,颇受外国游客欢迎,玩偶、手伴、小包、配饰……满屋子都是熊猫小可爱。航站楼内的“兔爷来了”礼品店也十分有京味儿,店门口兔爷左手拿着金元宝,右手拿着“您吉祥”的条幅,憨态可掬,让人仿佛感受到春节的气息,店内还有七彩手串、绢人等手工艺制品。“北京印象”文创专卖店里,一款凤冠的纪念品让游客们爱不释手,“京熹礼”的文创商品销量也不错。记者从首都机场了解到,近期日韩旅客较多,近两周出手购物的西班牙旅客也多了起来。
“以前外国游客喜欢把‘龙凤’穿在身上,现在清新、简约的丝绸类、高支棉类的商品‘追’了上来。”夏群转说。张春望也有相同的感受,近几年中国文创非常火爆,冰箱贴也非常受欢迎,“有的外国游客一买就好几十个冰箱贴,而且还必须要带着‘北京’字样。”
京味儿传统手工艺品鼻烟壶深受外国游客喜爱,以前它们大多是精美的摆件,现在不一样了,小巧的鼻烟壶变成了项链的挂坠、手链上的小装饰。张春望还别出心裁地在鼻烟壶内部留出一小块区域,专门用于书写外国朋友的中文名,“把‘杰克’‘安娜’等英文名字用中文写在鼻烟壶里,外国朋友觉得特别新奇。那么小小的一个瓶子,居然能画画,还能写中文名字。”为了让游客们有更多参与感,张春望把这小小的鼻烟壶手链、项链的制作过程留给了顾客。
不仅如此,书法、刻章等中国文化也让外国朋友十分好奇。在张春望的工作台前,摆放着装裱好的宣纸,纸张接近A4纸大小,洁白棉韧,四边装裱着云纹图样。将“卢卡斯”“哈桑”“金瑞特”“费雷德理克”等英文名字翻译成中文,张春望用毛笔工整地书写在宣纸上。在一张名字记录单上,记者看到16个英文名字,“一个外国朋友一气儿写了16张,带回去送给亲朋好友。”张春望说,像宣纸写名字、鼻烟壶手链等传统工艺品最近非常受青睐,“我们要做创新的传统工艺品,它最好别只是摆件,还要场景化应用,让这些商品深入到外国朋友的生活中,这样的礼物才更有意义。”
张春望在宣纸上用毛笔书写外国游客的中文名。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摄除了文创商品,中国丝绸对外国游客仍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在夏勇的丝绸店里,放在最醒目的位置的是丝巾,小一些的丝巾300多元一块,其中《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图样的丝巾销量最好。
随着入境游的持续升温,张春望发现,商场里有外国游客的行李箱不够用了,刚开始带了一个,第二天回来再接着购物,又带了一个箱子;还有的外国游客买完东西之后,发现东西放不下,在负一层一个箱包店赶紧又买了一个大箱子。在张春望、夏勇、夏群转的手机里,都存着几百位外国朋友的微信,有些外国朋友回到家乡,还用微信与中国的商户们聊聊天。张春望翻出一条微信聊天:“老张,我今天出海钓鱼了,看,这条鱼多大。”“欢迎再来中国,来北京我请你喝茶。”张春旺如老友般回复。
中轴线骑行、走进老字号吸引外国游客
吃住行游购娱,旅游链条上的每一个点近年来都有着新的变化。从事20多年外国游客旅游接待的窦俊杰最近重启了其海外社交账户,粉丝数量虽不太多,但窦俊杰认为,多一个传播中国文化、中国旅游的平台,对拓展海外旅游市场将有所助力。
2021年开始,窦俊杰研发中轴线骑行旅游项目,除了中文,还包括英语、日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等导游语种。随着中轴线成功申遗,跟着窦俊杰骑行中轴线的外国朋友更多了。直线距离7.8公里的中轴线,串联着15个遗产构成要素,窦俊杰都如数家珍。当自行车叮铃铃的铃铛声在中轴线响起,外国朋友们在古老的中轴线上感受着北京的变化。
不久前,窦俊杰接待了三个外国旅游团的观光,除了走近中轴线,他们还走进北京老字号,感受传统的京味文化。“游客里有常年在北京工作、学习的外国人,也有到北京旅游的自由行游客。”窦俊杰说,有两个美国女孩准备来中国旅行,她们有几个同学在北京上学,听说有外国人走进老字号的活动,立即报名参加,“对于年轻的外国游客来说,不仅仅在于名胜古迹的观光,他们也喜欢多一些深度的游玩体验,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窦俊杰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北京的五六月份是入境游的平季,但今年不太一样,现在可以明显发现故宫、颐和园的外国旅游团多了,地铁上也能看到外国游客自由行的身影,“在免签政策的助力下,免签国家的游客量显而易见地增加了。”
“五一”假期,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员总量超3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3%。北京边检总站供图北京边检总站的数据显示,在入境政策持续优化、度假旅游需求旺盛、国际航班运力增加等因素叠加下,5月1日至5日,北京口岸入境外国人达4.2万人次,同比增长66.4%。“五一”假期,北京口岸入境外国人中享受免签和240小时临时入境许可便利政策的超2.3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数量的55%,同比增长1.9倍,大兴机场边检站累计签发临时入境许可2100余人次,同比增长近300%。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共有1089.6万人次的中外人员出入境,较去年同期增长28.7%。入境游表现亮眼,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43.1%,文化体验与多元玩法成为吸引境外游客的核心动力。
与此同时,窦俊杰也建议,除了政策的助力,入境游要得到完全恢复还需要在多个方面下工夫。比如说,建立一个多部门协同统一的企业化运营的调配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及时,快速,有效地处理一些来京外国游客的问题。” 在旅游线路设计方面,围绕目的地打造特色碎片化旅游体验产品,让游客能深度参与当地的旅行活动,了解当地文化;强化导游人才培养体系和储备,在入境游领域实现“产,学,教,研”四维度多点合作。
知道多一点
北京多举措推动入境游升温
北京推出一系列便利举措优化旅行体验,首都国际机场及大兴国际机场“北京服务”服务点在重点问询柜台配置了翻译机,可实现面对面翻译、离线翻译、拍照翻译等多种方式,基本满足小语种外籍旅客群体的沟通需求。机场商圈重点店面支持境内外银行卡支付,外币兑换店铺及自助设备在外籍旅客进出港全区域覆盖,“北京一卡通(BEIJING PASS)”自助设备方便外籍来华旅客顺畅游北京。
5月16日,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发布消息,结合前期试点情况,北京市决定进一步推广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举措,其中,境外旅客当日办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的退税物品金额累计限额由5万元提升到22万元。通告显示,北京提高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限额,并拓展服务形式,在原有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商店服务基础上,增加了市内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可受理全市离境退税商店开出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申请单》,为旅客办理市内提前退税。
目前,北京第一批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共3家,包括王府中环、金融街购物中心及国贸商城,自6月1日起运营。
在购买公园门票方面,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畅游公园”购票平台和颐和园、天坛等7家公园自管票务平台实现了中英文服务和护照购票。市属12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布设外币刷卡机179处426台,全面覆盖公园购票、游船游艺电瓶车、主要商业网点等公园消费场景。BEIJING PASS卡在市属公园门区、园中园的综合服务窗口可以直接购票。颐和园、天坛、北海、景山、动物园等外国游客集中的公园,布设了3244台中英文自助导览机,颐和园、天坛还提供法语、日语、德语、韩语、俄语等20多种语言讲解服务。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