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 张晴丹
“智者不入爱河,寡王一路硕博”——这句网络流行语道出了多少科研人的心酸。但博士生涯真的注定与爱情绝缘吗?如果你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另一半也找科学家,是否更有可能收获长久爱情?
近日,来自世界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分享了他们在做科研和谈恋爱时的真实故事,为我们翻开了学术与爱情交织的奇妙篇章。
实验室外的邂逅:当科学成为共同语言
2020年,Karen Arellano从墨西哥搬到西班牙,开启了她的认知神经科学读博生涯,她所在的巴斯克认知、大脑和语言中心(BCBL)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顶尖研究机构。在科研之余,她使用Tinder社交平台来结识朋友。但是,每当她把聊天内容转向自己的研究课题时,奇怪的事情不断发生:她的许多匹配对象消失得无影无踪。Arellano苦笑着说:“我猜他们是被吓跑了。”
但Arellano的命运在那年12月发生了转折,她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她与物理学家Jon D’Emidio相识,后者在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物理中心做博士后。由于当时新冠疫情大流行的限制,酒吧和餐馆都关门了,两人捧着外卖咖啡,在刺骨的严寒中,畅谈着彼此的科学理想,瞬间产生了灵魂共鸣。如今,这对科学家情侣已经订婚了。
Arellano说,与同为研究人员的异性交往的最大好处是,能得到理解和支持。“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有人了解我所经历的挣扎,那种精神上的共鸣无比珍贵。”
研究人员找伴侣比常人更难
Arellano的故事包含了博士生找对象时的积极和消极的经历。美国耶鲁大学的认知科学家Laurie Santos说,寻找长期伴侣对任何人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但对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员来说,当有实验要进行、论文要写、基金要申请时,要抽出时间与人约会变得尤其困难。
“做科研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精力、经受枯燥的时间且孤独的事业,而爱情需要双方不断付出时间去持续灌溉,这导致研究人员很难遇到合适的人。”Marisa Cohen是一位婚姻治疗师和恋爱专家,她在纽约经营着自己的私人诊所。
许多研究人员还告诉《自然》杂志,他们主动回避办公室恋情。他们避免与同事约会,因为这在情感和职业上都有风险,从而进一步缩小了他们的选择范围。这意味着,研究人员往往需要费尽周折才能遇到志趣相投的人,这很难与繁重的工作量相平衡(参见下文《博士生约会小贴士》)。Cohen说:“这有时是一个孤立无援、非常孤独的过程。”
博士生约会小贴士
时间魔法。Santos说,毫无疑问,博士生的时间往往很紧张,但“时间就像海绵,挤挤总会有的”,还是有办法在各个阶段抽出几个小时来安排约会的。她说,其中一个策略是要像设计实验一样规划约会时间,比如提前几周预留“情感时间窗”。
善用约会软件。“像Tinder等约会App能突破实验室的社交壁垒,帮助研究人员与平时很难接触到的人建立联系。”Cohen说,研究还表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见面的时间越早越好。“试着尽快去约会。约会时,不要闲聊,要更深入地了解对方。”Santos补充道。
更多地考虑价值观。Santos说,研究人员很容易把约会当成求职面试,只关注事实,比如对方的薪水、职业机会和生活目标。但她补充说,这些外部指标并不等同于这个人一定适合你,三观融洽、精神层面的契合更重要。Cohen补充说,虽然研究人员并不一定需要与另一位学者约会才能获得满足感,但找到一位对自己的工作同样有动力和热情的伴侣会有很大帮助。“你们更有可能相互理解。”
发展融洽的情侣关系有其好处。一些研究发现,恋爱关系美满的人较少出现工作倦怠和情绪低落。其他研究表明,处于亲密浪漫关系中有利于实现职业目标。不过,感情是需要花时间去维系的,“要优先考虑如何建立牢固的联系。”Santos说。
时间的挑战
有时,工作场所的文化会让一切变得不同。对于海洋生态学家Trenton Aguilar来说,作为一个重视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团队的一员,他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更容易抽出时间约会。
例如,Aguilar和他的同事们每周至少安排一次共进晚餐或一起喝酒。这种定期的社交活动让他在读博的同时,还能兼顾约会和个人生活。2021年,Aguilar开始与Julia Adams(后来成为他的女朋友)约会。Julia是佛罗里达大学的一名助理医师。“我肯定会给自己分配一些时间做一个正常人。”Aguilar说。
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生物海洋学家Alexus Cazares认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应该去谈恋爱,“读博期间建立恋爱关系,能更好地促进工作与生活平衡”。
2020年,Cazares在社交软件上认识了她的妻子Michi Nuesser——她是同校的语言学研究员。他们已于2024年4月结婚。虽然Cazares承认,感情发展确实会分散自己对科研的注意力,但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内疚的事情。“如果不谈恋爱,我可能只会埋头工作,生活也会非常枯燥无趣。”Cazares补充说,工作和爱情很难兼顾,但读博期间的灵活性也有它的好处。Cazares在谈到责任和工作量时说:“尽管你感觉自己很忙,每件事都很重要,但影响仍然很小。”
但也有一些研究人员在读研究生期间,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去结识潜在的恋爱对象。Santos说,一些研究表明,时间紧迫会使人们更难进行社交活动,无论是恋爱还是其他方面。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系统生物学家Peter Chiknas对此深有体会。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后,Chiknas的事业几经挫折,但他表示,为了弥补失去的时间,他正将全部精力投入研究细胞如何处理信息这个课题中。他计划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并选择继续单身,因为他觉得在兼顾研究生学习的同时,无法全身心地投入恋爱中。“太忙了,我真的分不出精力和时间去经营感情。”Chiknas说。
距离的挑战
美国西北血液中心的分子生物学家Sam Neuffer说,博士毕业后的不确定性也会让感情变得复杂。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最后阶段,Neuffer停止了约会,因为他不知道几个月后是否会为了一个职位而搬家。Neuffer认为,在未来如此不确定的情况下,与对方建立恋爱关系是不公平的。“当你的工作还没有稳定下来时,这真的很难,异地恋很难有好结果。”Neuffer说。
这种不确定性和地理障碍在科学家恋人中尤为明显。Arellano和D’Emidio现在就正处于异地恋关系中,因为D’Emidio去年9月在美国田纳西大学找到了一份博士后工作。与此同时,Arellano仍在西班牙攻读博士学位,并计划毕业后在美国找一份工作。D’Emidio说,异地恋保持联系的关键是承诺每天发短信或打电话。“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们就会过着各自的生活,并且逐渐疏远。”
与学术界以外的人谈恋爱,也有其自身的挑战。在与没有科学背景的人约会时,Neuffer通常会淡化自己的成就,让自己看起来更平易近人、更有亲和力。“我有时候也会想,有多少人因为我在个人介绍上写着‘我是科学家’,而不跟我说话。”Neuffer还注意到,大众会对科学家产生一些刻板印象,认为科学家在约会时只会对谈论科学感兴趣,从而产生距离感。为了“去标签化”,Neuffer强调,在聊天时,要对对方充满好奇,多聊聊对方关注的话题。研究表明,这有利于与人建立联系。
很多人并不了解,取得博士学位并在研究领域建功立业,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和心血。Adams刚开始与Aguilar约会时,她很难理解他的研究内容,也不明白他为什么有时太累而不愿与她约会。虽然Adams当时也是一名研究生,但她的日常只是上课、考试和照顾病人。Adams说:“我那时候并不了解做一名博士生意味着什么。”但当Aguilar开始向Adams解释他每天和每周的工作内容时,事情就变得明朗起来,这也帮助这对恋人建立了信任。“也让我们的日程安排更加协调。”Aguilar说。
Arellano表示,虽然同时应对博士学业和恋爱关系的双重压力并非易事,但与一个支持自己的伴侣在一起,会让学术研究和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家里有人鼓励我、倾听我、支持我,这绝对是无价之宝。”
值此5·20之际,愿每位科研工作者都能找到那个愿意与你共写人生论文的co-author。
参考链接:articles/d41586-025-01388-2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