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一张显示“微软停止中国区运营”的邮件截图在社交软件上流传,该邮件内容称:由于地缘政治及国际业务环境的变化,微软将调整其全球战略布局,并将于2025年4月8日起正式停止在中国区的运营。该邮件显示来源于上海微创公司。
对此消息,微软官方回应表示:“有关微软将停止在中国运营的报道,信息不实。有关微创Wicresoft公司的业务和运营的任何问题应直接向他们咨询。”
《经济参考报》记者随即拨打了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微创”)的电话,但无人接听。
据了解,上海微创为微软外包公司,并非微软中国。公开信息显示,上海微创由微软与上海市政府于2002年联合创办,是一家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的外包企业,与微软长期保持合作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报道称微软已关闭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实验室。自今年年初,该实验室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其Logo被移除,办公设备也被清空。该实验室于2019年5月开业,旨在促进微软与上海浦东新区重要创新中心张江之间的合作。在运营五年的时间里,该实验室支持258个项目,涉及近100家公司,培训近10000名专业人员。截至2024年6月,该实验室支持的50多家企业已吸引超过94亿元人民币的外部投资。目前,微软仍在美国、德国等国家维持同类实验室的运营。
微软主要业务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云计算、游戏、搜索引擎等。数据显示,2024财年全年,微软营收为2451亿美元,同比增长16%;营业利润为1094亿美元,同比增长24%;净利润为881亿美元,同比增长22%。2024年6月,微软总裁Brad Smith曾在美国众议院听证会上透露,微软在中国的营收约占其总收入的1.5%。(实习生徐佳扬对本文亦有贡献)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