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家居快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却面临着一个现实:家里堆满了智能设备,却依然要为各种家务琐事操心。设备之间互不相通,操作复杂,所谓的 智能 往往只是增加了更多需要手动设置的选项。这正是海尔三翼鸟想要改变的现状——让科技真正服务于生活,而不是让生活适应科技。
4月25日,在山东曲阜尼山讲堂,第四届CMG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央视新闻与三翼鸟联合举办的“AI赋能美好生活”分论坛现场,来自各个领域的权威专家、媒体代表、企业代表等人齐聚一堂,围绕AI展开了一场思想盛宴。
在论坛现场,三翼鸟智慧家庭研究院院长周炯提出“三翼鸟家会思考,用户生活少操心”的观点。他指出传统智能家居往往停留在单点智能的堆砌,而三翼鸟要做的是构建一个真正会思考的智慧生态系统。这种转变的核心在于“智家大脑”的持续进化,标志着三翼鸟智慧家庭从 万物互联 迈向 万物思考 的关键跨越。
过去,设备之间只是简单的连接;现在,它们能够真正理解用户需求,主动创造场景化服务。以最常见的回南天为例,当系统感知到室外湿度骤升时,会自动启动空调和新风机,在主人回家前就将室内环境调节到最 佳状态。这种 润物细无声 的服务背后,是多维度传感器的布局和记忆功能的加持。在语音交互方面,基于Uhome大模型的小优管家不仅能理解复杂指令,还能捕捉情感色彩,用拟人化的方式与用户交流。更令人惊叹的是视觉能力的突破:在300度高温的烤箱内,特制摄像头能精确识别食材状态,自动调整烘焙曲线,甚至帮用户记录烹饪过程生成Vlog。
这些能力的融合,孕育出了真正会 思考 的小优智能体。它不再是被动执行指令的工具,而是能主动分解任务、协调资源的生活伙伴。当用户想要做一顿晚餐时,小优会调动备菜、烹饪、清洁三个子智能体协同工作:搜索现有食材推荐菜谱、自动解冻食材、监控烹饪过程、最后完成厨房清洁。这种多智能体协作的模式,让繁琐的家务变成流畅的生活体验。
在论坛现场,周炯院长也提到三翼鸟智慧家不只是居住空间,而是一个有温度、有情感、更懂你的生活空间。通过家庭空间数字建模形成的 家庭记忆 ,既为个性化服务提供依据,又能让用户真正解放双手和时间。
当科技真正读懂人心,家就不再只是钢筋水泥的容器,而成为懂得思考、主动关怀的生活伙伴。正如周炯所说: 我们不是在卖智能产品,而是在创造一种更美好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意义上,三翼鸟的探索已经超越了产品创新的范畴,正在引领一场关于未来生活的深刻变革。
(责任编辑:康玲华)
0 条